國慶去色達亞青回來已經有一個多月了,但其美景仍不時在腦海中回放,久久不能平靜。 川西藏區,這幾年去得比較多。有代表性,容易去的,都去得差不多了,本想這一兩年少去。國慶節有七天假期,不出去實在浪費,宅在家中,時間太長,也很無聊。 以前一般國慶假期再請一個星期的假,到外省時間比較充裕。但今年九月上旬才去了新疆,請假的話,時間隔得太近,不好意思。只是國慶七天假期,時間短,又擠,很是糾結。 看到老四組織到亞青、色達的線路,10月2日出發,7日就回到家。不用請假,又不用操心,高海拔地區,可能去的人沒有這么多,就報了名。 亞青一直在網上看見照片,色達到是去過的,很是神秘。前段時間一直聽說色達五明佛學院要拆,前年去時下雨,覺得游得不盡興。遇見白玉縣一個公務員,說亞青也可能同五明佛學院的命運差不多,抓緊最后機會一游。 國慶前一天,有人告訴我,去康定有兩條路。石棉這一條泥石流,不許通行,另一條二郎山在修路,堵車厲害。趕緊將消息通知老四,選路時別走康定。 大家在網上討論,決定走阿壩州小金日隆鎮這條路。這里巴郎山的隧道才修通,去的人不多。臨行前一天晚上又通知還是走康定方向。原來,我們包的大巴是甘孜州牌照,派車單是康定進,馬爾康出,不能改變線路。 10月2日早上七點就要從海椒市出發,我們趕到離出發時間不遠了。隊友許多都比我們到得早,沒有到的,也有人早就占好座位。最后一排放行李,剩下的只有倒數第二排,是我們六天行車的座位。 看朋友圈,10月1日路過康定的,基本上都是從石棉走的。我還專門問了他們,一路順暢。也有從二郎山走的,因道路施工和車禍堵車,整晚都被堵在路上,最長時間有10多個小時。 準時離開成都,順利的到達雅安。車從高速收費站駛出,不遠就停了下來,遇見堵車。師傅下車問了一下,果斷掉頭,重新駛上高速。非常順暢的到達石棉。 石棉還沒有下高速時有段行駛緩慢,以為要堵車。原來這段高速旁邊就是一個大水庫,湖光山色,景色的確不錯。很多車停了下來,一家老少,就地拍照留念。停車占了高速公路車道,人就在高速路上拍照,真有安全隱患。 下高速沿康定方向行駛,不見堵車,心中暗暗高興。午飯時老板對這幾天道路通行情況也說不清楚,時堵時不堵。沒多久,道路不能通行,只見有過來的車,過去的車排起了長龍。 以為是單邊放行,但過了一兩個鐘頭都不見動靜,師傅和領隊,還有一些隊友,前面去看是什么情況。原來路己經通了,但前天晚上,又開山放炮,將路斷了,正在抓緊搶通。 看見有過來的車,是返回的。我們是團隊,路線早規劃,很多就是沖著這條線來的。汽車的行車路線也不能更改,未來幾天的住宿費也交了,不像自駕,可以隨時調整行程,只有等待。 車被堵的地方,是個陡坡,一面臨河。已經被堵好幾個小時,天越來越晚,看來要當山大王了。搭帳篷也找不到一塊平地,只有在車上休息過夜了。忽然,前方隊友打來電話,接到通知,等一下就可以通行了。 10點過,終于放行,被堵了整整九個小時。原來計劃去新都橋是不可能了,改在冷漬鎮住宿,住下已經十二點過。不過還好,總算有個地方睡下,沒有在車上坐一晚上。 后來才知道,堵車是人為的。石棉屬雅安,是想把旅客留在本地。故意炸山堵路,沒人施工,警察勸返。甘孜州當然不干,特別是海螺溝,當天取消行程的就有一千多人,經濟損失巨大。 甘孜州方面組織施工隊伍,開著工程機械,趕到現場,才把道路搶通。神仙打仗,凡人遭殃,本位主義害人啊。為了將第一天耽誤的行程趕回來,第二天早上七點又出發。 本以為錯峰出行人不多,沒想到這段路車還真不少。過了瀘定縣,康定城區真不好走??刀ㄒ呀浡愤^多次,但沒有一次在這里住過,也就沒有下來很好看過。 覺得城區附近還是有很大變化,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城邊河旁的山坡上,到處都刻滿了佛像和六字真言。以前從這里過不知是沒有看見,還是原來真沒有。佛像色彩鮮艷,應該是新的。 折多山走走停停,很是耽誤時間。并不是因為車流量太大,也沒有發現有車禍發生。主要是私家車停在路上,下車攝影去了。這段道路窄,車一停,后面的車自然是無法通行了。 原來預計是前一天到新都橋住宿,還可以順便欣賞美景。由于雅安與甘孜的搶客,長時間堵車,到這里已經是中午十二點了。路邊的美景,只能在車上欣賞,樹葉己快黃了。 經文河谷己經來過好幾次,每次都有新發現。山上的佛像和經文已經越來越多,覺得這里會成為一個新的景區。山上的石頭也越來越多,會不會是把河中的石頭搬上了山,特別是公路一側的山頭,以前沒有發現有這么多石頭。 塔公草原只要天睛,風景就好。雅拉雪山,像一朵潔白的蓮花,特別耀眼。車上有人說,只要天晴,十天里有七八天都能看見雅拉神山。有美景的地方,人自然會少不了,何況還是國慶大假。 停車場早就停不下車了,路旁到處都停著車。人已經下車欣賞美景去了,兩邊都有來車,路被堵得嚴嚴實實。好在交警及時趕到,費了老大的勁,才把交通疏通。 還有一輛高檔越野車,與警車相撞,交警正在處理現場。越野車司機已被警方控制,不曉得是不是路怒癥,將氣撒在警察身上。出了塔公地段,人變少了,景色同樣美,人們怎么不分散開來。 三點過才到八美午餐,師傅說后面的路不擁堵了,只需七八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到亞青。師傅是經常開這條路線的,比較熟悉。我導了一下航,要十個多小時才能到。究竟誰對,心里沒數。 雖然道路不是很寬,但都是經過硬化的,車輛不是很多,速度也上得去。一路上的建筑,很有特色,是很有名的道孚民居建筑。這種建筑,是木結構的,需要比較大的木方,木材需要量大。 這段路就是317國道,前兩年去色達在修路,巔簸得很厲害,現在完全修好了。道孚民居不限于道孚縣境內,一直到甘孜縣道路旁都是這種式樣。還有好多正在新建,不曉得在那里弄來這么大、這么多木材,成本肯定不會低。 路旁的加拉宗村,是道孚民居的展示點,也是中國美麗幸福新村的示范。我的在此作了短暫停留,在村口逛了一下,領略一下民居的美。道孚民居有純藏式和藏漢結合式兩種,都是白墻紅(棕)壁花窗,品字滴水檐,一樓一底或二樓一底。 道孚民居俗稱崩科,其建筑學名為井干式,又稱木楞子建筑(東北地區的稱呼)。用園木作整體骨架,用泥土和片石筑墻。前面和側面用園木對劈,橫向排列,兩頭互相咬合。房頂履以泥地或青瓦,依山傍水,冬暖夏涼,抗震性好。 道孚,爐霍、甘孜每個縣城之間都不是太遠,路上的風光也不錯。其實自駕可漫無目的在這里游覽,每天走一個縣城,距離不是太遠,吃住在縣城,也比較方便習慣。 到達道孚縣城天色尚早,到爐霍縣城時天已變昏,到達甘孜縣天已黑盡。師傅說得很對,十點過就到了亞青,不算太晚。我們住的客棧,在道路入口不遠,但也不好找,主人出來接才找到。 亞青寺,在甘孜州白玉縣阿察鄉,距白玉縣城122公里,距甘孜縣城102公里,大部分旅行者都是從甘孜縣城進入的。這里現在己形成了一個小鎮,雖然商業、醫療等設施很落后。 我們住的客棧,條件較差。三個人一個房間,臥具不干凈,幸好我們帶了睡袋。室內沒有衛生間,院子里有兩棟建筑旱廁,其中一棟已經成了危房。早上洗漱只能用冷水,開水只能保證人喝。 第二天早上早早起床,爬上客棧后面的山頭,等待日出。東方也有山頭,太陽冒出山頭,時間已經不是太早了。到亞青來參觀的,都要來拍第一縷陽光照在亞青寺小島,人真還不少。 亞青寺全稱是亞青鄔金禪林,與色達一樣,屬于藏傳佛教中寧瑪派,俗稱紅教。甘孜州屬紅教的地方應該是比較多的。往前看,昌曲河圍成一個半島,是世界最大的覺姆(尼姑)區,島外是扎巴(男僧)區。 亞青寺歷史并不長,修建于1985年,由蔣陽龍多加參尊者創建。它不同于色達五明佛學院依山而建,修行者房屋繞河而居。覺姆區面積不到0.2平方公里,三西環水,有萬多人聚集。 這里的住處,比色達五明佛學院還要艱苦簡陋。內部的走道非常狹小,建筑也是用木頭或布簡單圍成。覺姆們出入小島主要靠兩座橋,一座連接修行山,一座連接大經堂。 這里的管理,比色達佛學院要嚴得多。橋頭覺姆區有人值班,不允許進入覺姆的居住區。由于語言不通,剛開始沒有理解她的意思,以為不允許男同胞上島。后來才知道,只允許沿河邊走到大經堂處。 木屋密集,雖中間有一條大道,但不能達到居住小巷(根本上算不上小巷,只能供一人側行),通道不暢。一旦發生火災,后果難以想像。據說消防將建一縱三橫消防通道,新規劃安置區0.5平方公里。 亞青的經堂比較多,我們去的至少有四處大的經堂。由多達數十位的寺廟上師分別授課,上課時也嚴格區分男女。上課時,先來的,可以進入房間,后來的只有在外面聽廣播。 島上的這座經堂,富麗堂皇。我們上到二樓,只有一些小女孩在上課。陌生人的到來,并沒有打斷她們的學習性趣,吸引她們的注意力。有的藏族信眾,還沿著周邊像轉經一樣轉一圈。教學地方可以允許轉,這與色達佛學院還是不同,那里上課的地方,分隔成一間一間的。比較像教室。 底層是拜佛的地方,有藏民在這里磕長頭。這不僅是體力活,還是個技術活。雖然有旁邊藏民的指導和示范,我磕得還是不像。旁邊有一個巨大空間的鋼結構建筑在施工,修好后,可能是中國最大的一間教室。 經堂旁有一些建筑,雖然也比較簡陋,但占地面積大,裝飾得也比較復雜。這是上師和主持的高擋別墅區,與島上建筑比起來,天壤之別。關于寺廟和上師,寺廟還有專門的官網,進行宣傳介紹。 修行轉經也是功課,與色達不一樣的是這里的塔和佛像,又多又漂亮。山上的這座佛像,與我們在內地看見的,還是有所不同。肩上倚著劍,劍柄上還有頭,是紀念菩薩戰勝妖魔,還是講他法力無邊? 佛的背后,這一縷頭發,也與眾不同。下方還有像獅子一樣的人,作出各種姿態,不知道代表什么。佛像臉上畫有胡須,另一只手拿的是什么法器,有什么說法?出門旅游,沒有懂的人講解,也只是看看熱鬧而己。 山腳下的四面佛,還沒有完全竣工。施工的工人來自成都和樂山,大家順便問候一聲。這個佛像,有點像我們在呼和浩特大召中見過的一尊佛像。當時導游說,是表現他戰勝敵人時幻化出來的形象和情景。這不由使我想到狄青,因人太帥了,上戰場時要戴上嚇人面具,以顯示其威嚴。 網上介紹亞青的金剛歌舞和經幡,這次并沒有看到,那要在藏歷每年6月末左右舉行才有。金剛舞絕非普通舞蹈,而是一種修持。跳金剛舞可以去除逆緣,累積順緣。亞青寺的經幡也要那時拿出來展示。 亞青修行規矩嚴格,其中一條就是天黑不能進商店。亞青只有在橋旁的經堂邊有很小的幾個商店和小食店,這里仍然屬于寺廟范圍,飲食只能是素食,沒有肉買。女同胞減肥還行,大老爺們久了受不了。 百日閉關是覺姆們在亞青一年修行中的重要內容。11月寒冬到了,寺廟的戶外公開課就結束了,進入百曰閉關的生活。閉關是進入一個僅容一人的火柴盒小屋進行。 在島對面的山上和島上房子的上面,都有這樣的建筑。它們是一個個木箱改造成的小屋,是閉關打坐的修行屋。關在小屋中,更加安靜的思考。天亮時悄無聲息進入,黃昏才結束當日閉關。 亞青并不是特別大,覺姆居住區域不能去,大半天就逛完了。這里住宿和生活條件比較差,領隊決定晚上改住甘孜縣城。其實,可以頭天住在甘孜縣,早上來,晚上又回,生活還要方便一些。 因為有人要與活佛結緣,我們只能6點后離開。山頭我們來來回回走了好幾次。正好碰見一個藏民在檢修塔頂屋面,幫忙遞了一下材料,順理成章的爬上了屋頂。 在下面看塔,老有電線桿和房屋遮擋。前面這一片建筑,正在拆除,可能會形成一個小廣場。下次再來,與現在相比,視角效果要好得多。我們再這里,左找右找都避不開建筑和電線桿,沒有好的角度。 塔上面看的確要干凈清爽得多,沒有任何東西遮擋。上下的樓梯,是用鋼管臨時梆扎的。間隔很大,我上還勉強,老婆怎么也上不來。這就不能怪我了,是你自己沒有眼福。 當地人,對菩薩非常虔誠。氣候寒冷,鮮花不易,廟堂之間的路,也擺滿了假花。有人帶領,可以從上面大殿脫鞋后,將鞋提在手上,再進入插滿鮮花的小路下到下面寺廟區。 五點過,突然發現山上一片紅色,覺姆們都聚集在山上。對面山腰,還有許多穿紅衣服的。向當地人打聽了一下,有個高僧,在山洞中閉關修行,今天功德園滿,去接出來。 她們解散后,從門前的道路走過,一直到六點半才走完。中午在餐館吃做時,就有幾個人說到什么洞去看閉關修行的大師。她們還邀請我們一起去,我們下午要離開,婉拒了盛情。 網上說亞青的流浪狗特別多,要人特別注意,每年有很多人被狗咬。這次來,整個鎮都沒有看見什么狗。問了老板,去年政府組織人把流浪狗提到其它地方去了,安全多了。網上看照片,亞青也有天葬臺,有許多小白塔。覺得山頂看見遠方有個地方就是,與照片中景色很像。 以前亞青寺是不允許隨便去的,要公安機關開證明才能進入,并不許攝影。充滿了神秘,更激起了人們的好奇心,流言越傳越離奇?,F在放開隨便進入,覺得不過如此。 第二天從甘孜到色達出奇的順利,八點半出發,十點過就進入色達縣境內。當看見路牌指示是翁達埡口時,不相信自己的眼睛,一再向領隊證實,是不是色達境內的翁達。 前兩年去色達,可從317國道經翁達到達,但路實在太爛,最后繞路從壤塘去的。對翁達到色達的路況,實在耽心,是不是路仍然很差,雖然領隊說很快就到,心里實在沒底。 一點過,到達翁達鎮午餐后繼續前行。一馬平川,路非常好走。兩年前,大家都說這條路爛坡陡,這次怎么一點都沒有感覺到呢。 兩點過,就到了五明佛學院的門口。這么快就到了,是我們完全沒有想到的。佛學院座落在喇榮溝,有好幾個山頭。兩年前來過,當時對佛學院有過記述,這里不再重復。 旅游車不能開進景區,只能停在景區外,轎車也只能停在入口停車場內。我們步行進入景區,停車場處有公交可以將游客直接送到上面停車場。很多景區節假曰不許其它車輛進入,景區車免費,不曉得這里是不是如此。 我們兩年前是深夜到達,住在山頂的喇榮賓館。師傅人比較好,一直將車開到山上實在不能開處才停下來。當時山溝下半部分沒有時間參觀,現在坐車排隊又長,決定步行上山。 路上的建筑是黃色木房子,與山上的紅色小屋有所不同。建筑之間不像那么擁擠,而且單幢的體量和規模比山上的大。應該是當地村民的房子,前次來時好像沒有,至少沒有這么多。 政府結合下面場鎮規劃,重新對五明佛學院進行規范打造。讓村民進溝修建房屋,是不是限制發展的步驟之一。以前網上介紹說,佛學院買了好幾面山,這個山溝應該屬于這幾面山吧。 山下村民住的地方,路邊有很多人在加工瑪尼堆的佛像和佛經。是要買的還是做功德,有的身上也戴著紅色僧帽和紅色衣服,不知道是不是喇嘛。 村邊也有寺廟,還有人在廣場上磕長頭。廟中有人講經,很多村民正在里聽講。但覺得她們并不是聚精會神,有進進出出的,還有的在走動討論。 上山的步行道有好長一段是與公路分開來的,村民怕我們走錯路,告訴我們走步行道要近得多。步行道旁每隔一斷距離,設有休息的坐椅和亭廊,雖然不收門票,設施還是不錯的。 路上看見對面山上有一排建筑,外觀絳紅色,與山上的紅色小屋倒也協調??礃幼討撌撬奚?,不曉得是不是給佛學院學生修的。如果是,覺得條件確實比原來好得多。 網上說,說色達要拆是達賴敵對集團的造謠污蔑。政府只是結合拆鄉建鎮,對其進行總體規劃和打造。改善她們的生活,消除安全隱患,讓生活更加美好。 沒走多久,就來到停車場。上面原來看過的,可以不再去,看看時間還早,回到車上也沒有什么事,還是漫無目的到處逛一逛。 覺姆佛學院門是關著的,里面正在上課。門口地毯上有些小覺姆分成幾堆在自修和討論,有些爬在地上好像在做作業。色達佛學院的學生感覺要比亞青寺的更活潑。 覺姆佛學院與喇嘛佛學院之間,原來還有些小木屋?,F在已經拆除,正在修建成賓館等。不曉得是佛學院修的還是政府建的,色達佛學院比亞青要接地氣得多,食堂還對外賣盒飯,價格非常公道。 佛學院的變化還是很大的,里面為了建設,還是拆除了不少的小木屋。到山頂壇城,原來要從又彎又窄又陡的盤山公路上去?,F在修了很寬筆直的階梯,景觀效果的確好多了。 我們還是沿著盤山公路而上,到了佛學院的后門。里面出來一個學生,邀請我們晚上7點來聽上師講佛經。據說大師的課很難得,是今年碰巧遇見,是緣分。 路旁不知什么時候,還修建了一個很大的轉經筒。它們的修建,拆除了一些密集的小木屋。前后建筑的間距變寬了,留出了防火間距,安全就好保障了。 不知不覺的就來到壇城,這里是佛學院的標志。還是如此的神圣,如此的狀觀。這里的人是最多的,沿著轉經筒轉塔,在壇城廣場磕長頭,游客拍照留念,不亦樂乎。 轉過山來到拍攝全景的最佳攝影點,旁邊修建了可以直接到山下停車場棧道。這個棧道的確修建得好,一路走下了,色達佛學院的全景隨高度變化,呈現不同的景觀效果,這是兩年前來時沒有的。 晚上八點過,坐車到色達縣城住宿。佛學院離縣城,只有二十多公里。以前路爛,又慢又顛簸,覺得走了好長時間都到不了。路修好后,時間短多了。 第二天上午自由安排時間,有的又去佛學院,有的休息。我們選擇在縣城逛逛。色達是因為發現有馬頭形金子,藏語色達意思就是金馬??h城是帶形城市,其主干道就叫金馬大道。 縣城主要的廣場,塑有金馬的雕塑,廣場也用金馬命名。這里還是格薩爾的故鄉,縣城三岔路口有格薩爾王雕塑,縣城大劇場也叫格薩爾大劇場,前面雕塑主題也是格薩爾王和他的將士們。 縣城入口,有座塔,是鄧登曲登大佛塔,又叫降魔金剛塔。是藏地最高的藏式佛塔,也是色達最標志性的建凳之一。塔基包括外圍經房100米,高52米,石木結構。 佛塔內供奉許多寶物,包括松贊干布時期許多診貴佛像和經書。我們去時很多人圍著塔的入口,在領什么東西。對面是約若寺。因為看護著大塔,又稱塔子寺。 這座寺廟有悠久的歷史,一百年前藏地的大瑜伽士一世敦珠法王曾在此閉關授法修行,傳統延續至今。這里還有世界第一的金剛薩垂百字明經轉經筒等。 寺廟的各個殿都有自己的圍墻,又是一個整體。寺廟旁草都有很深,外觀很樸素,低調。這里轉經筒直徑1米,高1.75米,配有電機轉動。我們來到這里時間不多了,沒有仔細觀看。 中午十二點,到了天葬臺。天葬是藏族的一種喪葬形式,一般都不許外人看,色達是例外。以前旅行車只能停在公路上,現在可以開到天葬臺外圍停車場,小轎車可以開到天葬臺停車場了。 兩年多前來時,天葬臺前的建筑就修得差不多了,現在還沒有修完,吊車都還在。前次已經把前面建筑欣賞了一遍,這次沒有再過去,把山上其它布置看了一下。 山上的經幡,比兩年前多了很多,色彩也更加鮮艷。邊走邊看,一直走到很少有游客到的地方。當地藏民有做摩托生意的,跑過來問,需不需要到山頂。那可是禿鷲的地方,不允許去,我們自然不會違規。 天葬臺周邊的環境,越來越規范了。原來中間可以坐的地方,已經被圍欄擋了起來,是禿鷲飛行和落腳的地方。人們離天葬臺的距離,不再像以前一樣,可以挨得很近。 圍欄外有個姑娘,拿著電動話筒,正在向游客講解。姑娘雖然穿著紅衣服,高佻白皙,很是時尚。我以為是那個旅行團的導游,后來才發現是工作人員,是覺姆。 兩年前的天葬臺,非常簡陋,就是幾塊木板?,F在修成了很正規的平臺,周邊用磚砌筑了圍墻。天葬師在操作時,周邊還拉上布簾,遮擋視線,守住逝者最后的尊嚴。 這天直到兩點半天葬才開始,天葬的人又多。天葬時刻每天都不一樣,要由高僧經過推算確定。天葬者有用木箱裝著抬來的,也有裝在口袋中抬來的,都要在前面拜佛和圍著轉塔。 這天禿鷲來得多,還有好多是腹部白色的禿鷲,藏族人稱為是白度母化身,是非常吉利的。不守規矩,不尊重人家風俗的,仍然存在。還是有人去山頂趕禿鷲,當地人,特別是逝者家屬是非常忌諱的。 兩年前看完天葬回到馬爾康,已是半夜。這次走得還要晚一點,不到九點就到了。早上到馬爾康閑逛,看見一群穿著嘉絨藏族服裝的女士。一問,是理縣孟屯河谷的,到馬爾康開什么會。 從馬爾康回成都,一路順暢。汶川大禹塑像處,映秀高速收費站處,一點都沒有堵車。以前每次從這里過,堵上個把小時,非常尋常。一點不堵,弄得我們都不習慣了。 佛學院學生對信仰的追求,藏民們的善良,對生活的隨遇而安,時刻感動著我。這里是心靈的凈土,這里就是香格里拉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