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的我們,整天坐在寫字樓那猶如火柴盒的隔間中,一方面暢想著逃脫,一方面又要硬著頭皮為生計打拼,我們渴望自由的旅行,渴望不一樣的感覺。于是乎,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戶外探險,選擇不一樣的旅行方式。但是,戶外探險真的能說走就走嗎?
探險,只是聽上去很冒險?
在探險真人秀中,明星在面對各種狀況也是會有好奇和惶恐的,不過,在一個成熟的探險服務團隊的支持下,都成功的走到了終點,哪怕這個地方即使對于專業的探險者,也可能是有去無回的禁地。
當下在成熟的探險團隊支持下,一些神秘絕美的險境早已成為普通人的探險樂園,探險對于普通人也是可以接近的且不困難的,世界進入了一個平民皆可探險的時代。
即便沒有三十萬積蓄去登珠峰,對于如你我這般的一大撮普通人而言,也是有很多機會的。從幾百到上萬,在不同的專業團隊下支持下,體驗豐富探險旅游活動。
但是,戶外探險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,惡劣的自然環境,突發的安全威脅,甚至隊友之間的矛盾,都可能隨時把你推向死亡的邊緣,探險,絕對不是聽上去很冒險而已。
關于荒野求生,你們都錯了
《荒野求生》是一檔關于野外求生的節目,貝爾也確實是個探險家,曾經還是特種兵,除了有主持人外,還有一個制作、拍攝和后勤保障團隊,貝爾在《荒野求生》系列節目中是出鏡人物,也是主持人。
每一期節目拍攝制作前,《荒野求生》制作團隊都要對各個拍攝地點進行考察地形、規劃線路和策劃拍攝劇本,做好一些拍攝準備和后勤保障準備,幾乎相當于一部電影的拍攝過程。
在《荒野求生》系列節目中,我們看到的貝爾,都是一個人帶著簡陋的的用具,在荒野中求生并脫離困境的,真的是這樣?下面來看看《荒野求生》節目拍攝現場的一些照片。
大家看完后,應該對其中一些拍攝場景很熟悉吧,在節目中神勇強大的貝爾,并不是真正一個人,在荒野中勇闖天涯,單挑世界。
探險熱,帶來的商業亂象
《荒野求生》系列節目和貝爾在國內的影響力,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,其孕育已久的商業運作便開始發力,各種圍繞著節目的周邊產品,開始占據我們的眼球。
與此同時,在巨大商機利益驅使下,像這種“沒有大冒險 哪有大未來”和“跟著貝爾去冒險”等極具誤導性的口號,也就很自然的應運而生了。
我們不否認《荒野求生》節目主持人貝爾,具有豐富的野外生存技能、強悍的體魄和勇敢精神,《荒野求生》帶給了大家很多的野外求生知識,和野外生存技能,同時也給戶外探險愛好者起到了很好的借鑒作用。
但與此同時,很多戶外愛好者,由于受到貝爾在節目中國刺激驚險內容的影響,表現出了很高的荒野求生欲望和熱情,在不具備專業知識和體能要求情況下,僅憑一份激情,帶著簡陋的裝備用品,就義無反顧的踏上了荒野求生之路。
殊不知荒野險惡,地形地貌的復雜性,氣象條件的多變性,這些因素會給他們帶來安全隱患,貝爾的身后,有一個強大的制作團隊,和一個強大的后勤保障團隊,而你的身后,只有一份父母對你的擔心,朋友對你的牽掛??!
探險,不是冒險,請理性看待《荒野求生》等探險類節目吧!不要因為一時的頭腦發熱,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,同時也讓身邊的人為你擔心。
安全戶外,活著回來
從菜驢到老驢,從小白到骨灰玩家,驢友內心的挑戰欲、征服欲從未減少,準備不充分導致戶外事故節節攀升,正所謂,不作死就不會死!可偏偏有那么一撥驢友們,愛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!
給準備“作死”的偽驢提個醒
別總在網上看了幾張照片,或者在論壇受到了幾個“專家”的煽動就往欠開發地區,甚至無人區沖。淘寶上那些山寨東西也別瞎買。出了問題是拿你自己的生命在賭博。
如果第一條攔不住你,非要成群結隊的出行去所謂的野外探險穿越。那有幾樣東西是必須帶的。標準的指南針、GPS、壓縮餅干、長久待機手機、打火機、繩子、小刀、強光手電。剩下的什么睡袋,外套之類的就不說了,這些玩意誰都知道帶。
指南針只是給你做參考作用的,最好配合GPS使用。別信網上那些手表定方位法。到了深山爬山,你就會明白。這個所謂的手表定方位法除了可以判斷個大概方向,剩下就只剩下顯擺。